食用植物油存在的主要質量問題是什么呢?
根據相關產品標準及常見抽檢不合格指標分析,食用植物油生產加工過程中存在的主要質量問題如下:
1、特征指標(相對密度、折光系數、脂肪酸組成)不合格。(不同品種植物油的脂肪酸組成各不相同,其相對密度和折光系數也都有自己的特征性的指標)
2、理化指標(酸價、過氧化值、加熱實驗、色澤、溶劑殘留量、水分、黃曲霉毒素B1、苯并芘)不合格。
3、超限量使用抗氧化劑。
4、外包裝塑化劑污染。
食用植物油的酸值、過氧化值指標為質量、安全雙重指標,食用酸值、過氧化值不合格的食用植物油會導致人體腸胃不適、腹瀉并損害肝臟,會對心血管病、腫瘤等慢性病有促進作用。過氧化值為表示油脂和脂肪酸等被氧化程度的一種重要質量指標。通常通過檢測酸值、過氧化值項目來判斷其變質程度。導致食用植物油酸值、過氧化值不合格的原因有可能是儲存時間過長或儲存不當,也有可能為生產原料或加工時生產過程控制不嚴格所致。
食用植物油中溶劑殘留量的多少與油脂生產設備、工藝技術及溶劑本身性質相關。溶劑殘留量偏高時,不僅會降低油脂的品質,而且 其中的苯和多環芳烴類等有害物質會給人體健康帶來損害。溶劑殘留項目不合格的食用植物油主要是在生產過程中浸出溶劑去除不徹底所致,其次是將壓榨油與浸出油混合造成的。
脂肪酸組成是食用植物油的特征指標,是衡量油脂營養價值的重要指標,也是判定食用植物油中摻假、摻偽的重要依據。導致脂肪酸組成不合格原因主要是高價位食用植物油存在摻偽問題。
苯并(a)芘是一類具有明顯致癌作用的有機化合物,我國規定油脂及其制品中苯并(a)芘含量不超過10μg/kg。導致食用植物油苯并(a)芘項目不合格的原因有其原料本身受大氣、水、土壤的污染或儲存不當、晾曬不當污染,或油料加工過程中反復蒸炒導致油料炒糊使苯并(a)芘含量增高。
另外,食用植物油存在的質量安全隱患主要有塑化劑污染、反式脂肪酸以及散裝植物油的質量安全問題。
亚洲色欧美色2019在线